汉中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50万亩面积突破,亩均增收4000元

汉中新闻网 阅读:1 2025-05-12 15:44:28 评论:0

近年来,汉中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在众多创新举措中,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成为亮点,截至目前,汉中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突破50万亩,亩均增收4000元,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

汉中地处秦巴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汉中市将稻渔综合种养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市场开拓等多方面措施,推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在全市范围内迅速推广。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将水稻种植与渔业养殖相结合,实现水稻与鱼类共生共荣。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实现了水资源、肥料、生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据了解,汉中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主要采用“稻虾共作”、“稻鱼共作”等形式。其中,“稻虾共作”模式在汉中尤为突出,通过在稻田中养殖小龙虾,既提高了水稻产量,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汉中稻虾共作面积已达到30万亩,亩均增收4000元。

在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过程中,汉中市高度重视技术培训和指导。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手册、开展现场观摩会等方式,使广大农民掌握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同时,汉中市还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稻渔综合种养水平。

此外,汉中市积极开拓市场,拓宽销售渠道。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等方式,将汉中稻渔产品推向全国市场,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成功推广,不仅为汉中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还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在稻渔综合种养过程中,农民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面对未来,汉中市将继续加大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力度,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将稻渔综合种养面积扩大到100万亩,实现亩均增收5000元的目标。同时,汉中市还将积极探索稻渔综合种养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总之,汉中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汉中市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汉中新闻网是汉中第一门户,提供最新本地资讯、招聘、旅游服务,覆盖九大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