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县“茶山号子”民歌抢救工程圆满收官,首部多方言对照曲谱集出版
近日,陕西省西乡县“茶山号子”民歌抢救工程取得了圆满成功,标志着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该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茶山号子”民歌资料,并出版了我国首部多方言对照曲谱集,为传承和弘扬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做出了重要贡献。
“茶山号子”是流传于我国陕西省西乡县的一种民间歌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起源于古代茶农在劳作过程中为了鼓舞士气、协调动作而唱的一种劳动号子。这种号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是西乡县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传统民间艺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为了抢救和保护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西乡县 *** 高度重视,启动了“茶山号子”民歌抢救工程。该工程自2016年启动以来,历时五年,经过大量实地调研、采访、录音、整理等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此次出版的《西乡县“茶山号子”民歌多方言对照曲谱集》共收录了100余首“茶山号子”民歌,涵盖了西乡县境内多个方言区的代表性曲目。曲谱集采用多方言对照的形式,将原歌词、汉语拼音、对照歌词、曲谱等内容一一列出,方便读者学习和传承。
该曲谱集的出版,对于传承和保护“茶山号子”民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有助于深入挖掘“茶山号子”民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其次,它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和演唱的依据,有助于“茶山号子”民歌的传播和普及;最后,它为西乡县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茶山号子”民歌抢救工程中,西乡县还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如举办“茶山号子”民歌演唱会、培训班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民间艺术。同时,西乡县还将“茶山号子”民歌纳入学校教育体系,让年轻一代从小接触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
总之,西乡县“茶山号子”民歌抢救工程的圆满收官,不仅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树立了典范,也为传承和弘扬民间艺术做出了积极贡献。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瑰宝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